6月29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青岛·中国财富论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 振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资料图)
新闻发言人
党政理论网记者:刚才提到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和取得积极成效,能否进一步介绍一下青岛在推进财富管理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的具体情况?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王振
王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指导推动下,我们抢抓国家金融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机遇,纵深推进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特别是立足国家金融改革的重点战略方向,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改革创新成果,为国家深化金融改革积累了“青岛经验”。
在普惠金融方面:将养老金融改革作为财富管理中心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进行推动,获批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首批特定养老储蓄、首批个人养老金制度等一系列试点,我市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唯一集合上述试点的城市,养老金融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同时,青岛作为国家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各方面联动探索形成了“深度参与、保本微利、专业服务、创新高效”的长期护理保险“青岛经验”。依托一系列创新试点,青岛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推动普惠金融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在绿色金融方面:紧跟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导向,积极探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在拓展绿色金融应用、推动财富管理与ESG融合、发展绿色基金及绿色债券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率先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中试点绿色债券发行,推出全球首个蓝色资产分类标准、全球首单非金融企业蓝色债券、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全国首单植被修复碳汇贷等一批绿色金融创新成果,上线运行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碳普惠平台“青碳行”。一季度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3765亿元,同比增长33.2%,高于各项贷款20.6个百分点。
在跨境金融方面:获批30亿美元QDLP试点额度,QDLP试点机构达到16家。从韩国银行机构借入人民币资金试点、全国首批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跨境融资便利化等创新试点落地实施。青岛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城市,落地实施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银行账户服务。开展境内运费外汇支付便利化业务试点,参与主体数量不断扩大,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实现了境内运费结算效率和业务监管效率的同步提升,取得良好效果。
在科创金融方面:全国首创科技金融投保贷联动模式,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试点形成“青岛模式”在全国推广,获批全国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和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等试点。作为全国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全国率先落地跨境贸易数字人民币结算、轨道交通领域无网无电支付等场景,应用场景突破60万个。持续构建以创投风投为特色的专业财富管理体系,发布并动态完善“青岛创投风投十条”政策,在全国率先建立创投风投机构照前会商机制,聚力推动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截至4月末,全市在中基协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383家、备案管理基金2403只、管理规模1890亿元,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
财经齐鲁记者:今年财富论坛将采取“线下+线上”同步举办模式,请问线上组织了哪些网络渠道进行直播,保证最大的传播效果?
王振:相比前几年,今年的财富论坛现场参会规模更大。为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增强宣传效果,将采取“线下+线上”同步举办模式,以高标准技术力量保障论坛组织工作。
在媒体传播上,本次论坛将邀请近百家媒体参与,其中,财经、新浪、腾讯、和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媒体将为论坛制作相关专题,财经、中新社、网易、百度、新华财经、抖音、搜狐等媒体将进行视频直播和图片直播。本地媒体方面,我们将邀请蓝睛等进行直播报道,力争打造一个全方位、高频次、多元化的报道体系,实现线上传播的裂变效应,将财富论坛的青岛声音广泛传播。
特别声明|本文由青岛发布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养老金融改革,青岛获批多个国家试点》
X 关闭
每日简讯:金昌:保障民生成效显著 转移净收入平稳增长
midjourney怎么生成高清图?通过50多个关键词13个提示案例教你如何创建逼真的摄影图像